助我东风,到厦门合唱国际奥林匹克大赛去!

 

东方之声合唱团大事趣事名人名言略记

 

莱池

 

   前言:回首,我们参加过多个国际大赛,登台,演出,交流,得奖,确确实实,东方之声合唱团走过的六年,是令人感到骄傲的六年。总指挥乔万钧在一次排练时有感而发。今朝,50多位团员面临的是更具挑战的新的里程-今年七月厦门合唱国际奥林匹克大赛。赛期越来越近,排歌,跟公司要求假期,护照,飞机票…团员们和以往任何一次参赛或演出一样,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费用和自己的热情,为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的荣誉,默默而无悔地参与着和贡献着。他们在波士顿的活动得到过社区和同胞们的支持。这次意义深远的厦门远征,更期待着大家的鼎力相助,出谋划策,献资出力。在大赛之前,莱池谨借波士顿记事报一角,和大家分享这个集体的一些大事和故事,并向所有的支持者包括团员的“家属后勤部”一并致谢!

 

   (一)2002少娜玩出名堂,三把火烧红东方之声---到北京去-两大奖

 

   认识她以前,就听说她极具号召力和领导才能,认识她以后,真真切切地领略了她的三把火:走路风风火火,待人热情如火,办事红红火火。

 

   2000秋,在牛顿中文学校的走廊上碰见风一般走过的少娜。“喂,明年夏天跟我到北京玩”。我到北京N次,还有什么好玩。“非同寻常!我们去参加国际合唱节。想想看,五十几人,再加家属,一起玩,多带劲!”我真服了她,早过了十八九岁,她还能有十八九岁说干就干的冲劲。朋友们都说她这次是“玩疯”了,艺术这碗饭可真不是容易玩的。但少娜总觉得,我们这些呆在中文学校给孩子们当“陪读”的家长,应该做点有意思的事。少娜本事大,更有远见,请来音乐专业的乔万钧担任指挥,还请到人缘极好,甜美亲切的郭凌伴奏钢琴。次日,从报上读到吴利宁的文章,从少娜哪壶不开提哪壶,到少娜提哪壶哪壶开。听说北京行能让孩子参加,五音不全的莱池终被少娜游说,进了团。初进团时动机“不纯”的家长,不只我一个。让孩子多点机会接触中文,感受中文,是一部份家长团员的共同心思。少娜到处招兵买马,软磨硬泡,差点就要用到威逼利诱,终于感动了足够的人选,共赴北京参加第6界国际合唱节。在没有任何经济赞助,在当时美国经济面临衰退浪潮的冲击,大伙的工作极不保险的情况下,那承诺和对音乐的热情,是多么难能可贵和勇敢!!

 

   零二年盛夏的北京,骄阳似火。近五十名团员分坐两辆组委会提供的大巴,浩浩荡荡从亮马河大酒店开往中央音乐学院,开始为期一周的“闭关”排练。教室里的两台大立式风扇,被调到最大,仍解不了热,平时仪态举止优雅的晓慧,站在电扇前,还不停地扇动上衣下摆,直呼“热,热,热”。利宁和众多北京人,以大局为重,在排练比赛期间有家不归。她八岁的小女儿感冒中署,带上药留在教室不肯回家,她很想上台演唱中文曲子。由于北京的这次国际大赛隆重而正规,各个团体均有备而来,实力雄厚,非我们这个“临时的周末业余队”可比。深知自己的实力和其它团体的差距,大家加倍努力。乔万钧指挥可是卯足了劲,想尽办法在短期内让我们的演唱迈向更高一个层次,首先是背谱,然后是音准,当然还有他擅长的音乐处理。坐在我身边的董楠,细心的关照我,记住,两个5-3,然有是一个5-2。我昏头昏脑,什么5-3,5-2的,还搞高等数学不成?不是,背康定情歌谱子时要记住,两个嗦咪,然后一个嗦来,那儿特容易搞错,我就当数学来背。董楠颇为得意她的创意。小乔人人过关这一招,令人在六年之后的今天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但这也是因他有针对的因才施教,我们才得以日益成熟和训练有素---此是后话。作为地主(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当地主人),小乔请来学院的教授,给大家鼓励,并提出中肯的建议,让大家信心倍增。

 

   认真的小乔为了在比赛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决定删掉小孩子们上台的机会。一些家长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宣布要罢工罢唱,大有跟小乔一拼的劲头。在大巴上,面对有些激动的家长,小乔沉默不语,并不正面相争。记得当时王黎说,“要服从指挥,指挥一定有他的道理,他是为了比赛的结果。”王黎已完完全全站在一个认认真真的演员而不是家长的位置来说这番话。小乔比大部份团员都年轻,但他能在这么些年,和各个团体的不同队员打交道,既坚持他的原则,亦和大家相处得恰到好处,确实有他在音乐之外的待人处事成熟周全的过人之处。最后少娜和小乔谈判,得出个两全其美的方案,让孩子们在赛前的公开表演中和家长同时等台唱第一首曲子,但决不参与比赛。

 

   八月二十八日晚上,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金帆音乐厅,坐满了为合唱艺术而来的演员和听众。东方之声(当时名为波士顿中华艺术合唱团)作为压轴演出的队伍,在主持人的介绍中登台。家长们站在台上,还没来的及看看台下满满的观众,热烈的掌声突然再次响起。当一身洁白连衣裙的大姐姐们一人牵仅有四,五岁的,同样一身洁白的小妹妹们轻轻走上台时,主持人介绍这支特殊的三代同台的队伍,孩子们的中文虽然说得不够好,但他们将和父母祖父母同 唱<我和我的祖国>。孩子们深情高歌,台上场面温馨感人,台下掌声雷动。事后小乔说,这些小孩子们还真争气。在孩子们身后,在我们闭关苦练时,女高音黄语红老师在同一层楼的另一个教室里,一字一句,反反复复教这些洋腔洋调的孩子们。

 

   在正式比赛中,我们力博来自世界各国的70多个优秀团体,夺得两大奖,为合唱团写下了光辉灿的第一页。在央视播放颁奖礼的新闻里,有少娜和小乔一闪而过的镜头。这在13亿观众前的一闪而过,浓缩了这两位领航人一年多的心血,也凝聚了荻晓慧,孙京,程纪平,王卫东,吴学明,费志芬和薛文琼等等的支持和全体团员的努力。罗志军挑灯夜战,,热情洋溢地写下了<用我们的汗水和热血唱出心中的歌>一文。我们的合唱团和取得的比赛战果,上了英文版的中国日报。

 

   (二)2004新团长孙京深谋远虑几百封邮件一路数---到IDAHO去

 

   早在2002年大家庆功的时候,两李少娜和乔万钧已经又为下一个乐章写好了序曲,他们将整个比赛其间他们观摩到的别人的经验和听到的好曲子,记在了心里。北京归来,合唱团重新命名,并从中文学校的校庆舞台越走越广,开始在小乔的指导下,渐渐登上各个社区舞台。少娜退居幕后,让充满干劲和深谋远虑的孙京出任团长,荻晓慧和苏明放任副团长,程纪平大力支持,是团队里公认的副指挥。孙团长花时间花心思,得到两年一次在IDAHO的POCATELLO举行的国际合唱节的邀请,和其他9个受邀的美国国内外合唱团一起相互交流观摩。自从孙团长决定迈向主流,我们也开始要习惯他每周(有时是每天)的电子邮件的狂轰滥炸。他是个很细心周到的团长,总以不厌其烦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把大家拢在一起。IDAHO之行是孙京计划让团队渐渐迈向美国的主流社会的第一步。他从千僖年倒数得的灵感,一天一邮,一路COUNTDOWN到IDAHO。在四天的以歌会友活动中,大家不仅共享多元文化,欢庆音乐与人类和谐,满载而归,使东方之声在两年前参加北京国际合唱比赛之后的另一收获的又一成果,团员们和家属们更顺道到黄石公园一游,来个正业娱乐两不误,这也是美国精神之一吧。我没能随行,自叹错过好多好故事和好风景。

 

   道听途说,有把好嗓子的老杜(炎武),有事没事找事老往俄罗斯队的莫斯科郊外的夜晚里跑, 缠着来参加合唱节的俄罗斯队员把前苏联的那些歌曲唱了个饱,并结下了友谊。参加IDAHO活动的团员们说,当时的几千合唱队员们被中国曲子迷住了。更有意义的是,经原作者的同意,孙京将当时带回来的会歌作为首唱歌曲,在这次远征厦门的大赛中介绍到中国。用乔万钧的话说,IDAHO之行,最大的受获之一是得到了这首好歌,他预言,这首歌会在中国受到欢迎。

 

   (三)2005夏余音绕梁中国艺术歌曲深深感动各国同行---到加拿大去

 

   孙团长继续推行他的迈入主流社会,策略,全团合租两辆中巴,于05年初夏赴加国参加蒙特利尔市首届国际合唱节。

 

   第一天,在露天的场外表演时,正值盛夏高温。因事先不知道有室外表演这回事,女生带去的只是厚厚的中国服,和质地较厚的长连衣裙。看着别的队短裤T恤的上场,我们担心是不是衣不对景,太重了些。在树阴下排练开声的时候,大家终于决定,我们就用我们的一丝不苟,表达我们对音乐的敬意。结果,我们唱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散客”被吸引过来,在音乐中合着节拍和我们同乐,最后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当天晚上,同一套服装,同样的曲子,我们在座无虚席,庄严而静谧的大教堂里,得到所有观众长时间起立鼓掌的崇高敬礼。<遥远的小渔村>让说法语英语和歌国不同语言的听众泪盈满眶,那是听众能对音乐喜爱和理解的最高的表达方式,也是听众被感动的无可置疑的自然流露。在短短为期3天的旋风般的演出中,带去2002年录的CD,销售一空,听众从第一天追踪到最后一场演出,东方之声演唱的7首纯中文曲子大受欢迎,每一个音符,都深深感动了各国的同行。家拿大国家电视台邀请东方之声合唱团作为该次国际合唱节受邀的仅有的6个团体之一,将其中两首曲子<大海啊,故乡>和<遥远的小渔村>录制成节目,在当年的八月播放。

 

   (四)2005秋乔万钧精神抖擞,观众热血沸腾---到“黄河大合唱”去

 

   为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抗发西斯胜利60周年,波士顿黄河艺术团和北美中国表演艺术协会举办的黄河大合唱,联合波士顿和康州的六个合唱团,来自黄河艺术团,动方之声合唱团,ACTON合唱团,剑桥合唱团,ANDOVER合唱团和康州康华合唱团共150多人,以超乎寻常的激情和对作平的深刻理解,准确,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整套作品。由于经费的限制,没有乐队,由姚翌黎,郭凌,赵小婴和扬洋用两架钢琴两架电之琴权当乐队。演出异常成功,在怒吼中坚定地发出最后一个“战斗的警---号---!”的时候,全场观众冲这台上激动地大喊,唱得好!观众评价那是他们在波士顿社区听到的最好的演唱会,并强烈要求加演。东方之声合唱团和牛顿中文学校决定和北美中国表演艺术协会一起,挑起 第二唱黄河大合唱的承办重任。由于多了热心的音乐爱好者在经济上的支持,第二场请到了NEC的乐队。波城的报纸大加报道,合唱团的“老”前辈老康,把文章写到新华文摘;远在广州的著名大报<羊城晚报>也转发了有关的新闻。如果上易网或新浪,在搜索里打进乔万钧或黄河大合唱,你会找到相关的文章。

 

   (五)2006四月大楼里传出东方之声---到麻州政府去

 

   这个月初,东方之声合唱团受麻州政府之邀,前往州政府大楼,在为刚成立的麻州政府的美国亚裔委员会举行的就职典礼结束后助兴演出,为州政府和来宾演唱了两首中美著名的合唱曲,获得热烈的掌声。这是东方之声合唱团首次参与政府高层和主流社区正式场合的新一步。

 

   (六)2006五月密锣紧鼓国际大赛逼在眉睫---到厦门去

 

   六年的努力,东方之声已今非昔比。人员的壮大,音乐素养的提高,好名声的外扬,都让全团满怀前进的信心。不久前在卡拉OK大赛中以微小分差得民族唱法第二名的李屏加盟,老外STEVE因追踪黄河大合唱,从歌迷变成团里第一个老外团员,并将随大伙远赴厦门。康州合唱团的几位团员,决定加入厦门大战行列,并专程在周末开车三个多小时,到波士顿排练。黄河艺术团也派来了得力干将,如他们团长汤晓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一次远征,团里的和团员个人的负担比以往的活动更重。少娜和孙京,和德国方面的筹委 会联系,也和国内的协办方面就费用的有关问题沟通。李照原积极活动,为团里申请到第一笔为数虽小,但很鼓舞人心的第一笔赞助。同样在做努力的,还有林楠和众多团员。五月中下旬,合唱团将在JORDANHALL举办赛前演出,我们诚挚邀请你前来欣赏指导支持。现在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Boston Eastern Heritage Chorus, Copyright © 2000~2008. All Rights Reserved.